科技日報記者 劉艷
圖片提供:字節(jié)跳動
黑框眼鏡,齊劉海,一襲橙色上衣,身邊圍繞著五顏六色的外語單詞,乍一看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些單詞都是我的研究方向,抖音頭像是我自己畫的?!敝芩家嫘χf。
29歲的周思益是一位理論物理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宇宙學、弦理論和場論,觸及現(xiàn)代物理最前沿領(lǐng)域。
最近4個多月,周思益成為抖音一名科普創(chuàng)作者,她以人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掰開揉碎了講宇宙學的奧秘。她的帳號“弦論世界”已擁有遍布各行各業(yè)的24.5萬粉絲,獲贊13.4萬次。
說話慢條斯理,奶聲奶氣,看上去還像小學生的周思益,自稱“幼兒園老師”,叫粉絲“小朋友”。
又燒腦又想聽,是“小朋友”對她科普的評價。
在她建的幾個粉絲群中,有國內(nèi)頂尖的物理學研究者、博士生、高中生、初中生,在群里熱烈討論著量子力學、黑洞、暗物質(zhì)。
周思益說:“照這樣下去,你說我的粉絲群里還不出個諾貝爾獎?”
物理世界的樂趣
周思益出生在湖北武漢,爺爺是高中物理特級教師,爸爸學電氣自動化,開的公司專營大型機械的自動化控制,她很小就展現(xiàn)出對物理的興趣和天分。
周思益說:“從小他們就讓我看電路板?!?/p>
周思益上幼兒園時,爺爺就教她小孔成像。上了小學,爺孫倆經(jīng)常一起做收音機、小飛機。
有一次,周思益想做一個逆風行駛的小車,參加武漢市的手工比賽?!拔耶敃r想用齒輪帶動,爺爺說用皮帶傳送成本更低一些。”周思益覺得快用完的牙膏很難擠出來,就和爺爺一起想出一個工具,后來還申請了專利。
物理不僅帶給了周思益手腦并用解決問題的樂趣,還給了她另一種認識世界的眼光——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和事物,自己都知道“為什么”,周思益很喜歡這種感覺。
初中以后,周思益的物理天賦顯現(xiàn)出來,成為老師眼中的物理課標準答案。高中時,周思益考入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在這所高手云集的武漢名校,周思益仍是物理尖子生。
高三那年,周思益看了一部《維度:數(shù)學漫步》的紀錄片,這部長達兩小時的科普電影,講述了許多深奧的知識,如四維空間中的正多胞體、分形、纖維化理論,那是周思益第一次體會到科學純粹的美感。
周思益說:“因為它把這些可視化了,本來只是在心里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就像你去公安局報案,別人問你犯罪分子長什么樣,你描述小眼睛,戴個眼鏡,別人就把他畫出來了。那些縈繞心頭的物理概念變成了立體的圖像,有人說,美到流淚,像是宇宙的無限真理就在其中,你看所有畫面都能感受到美?!?/p>
從博士后走向科普工作者
“女孩子不適合學物理”這種話,周思益從小不知道聽父母說了多少遍。
在周思益看來,整個亞洲社會都對女性學物理存在偏見,正是因此,她在抖音的簡介中寫道:“喜歡給孩子講有趣的物理知識。特別是給很可愛的小女孩講物理?!?/p>
上大學以后,周思益得以接觸到世界頂尖的科學家。2014年,她到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宇宙學博士,導(dǎo)師名叫王一,他們研究的領(lǐng)域是“宇宙學對撞機”。博士二年級,她得到機會和阿根廷理論物理學家馬爾達西那(Maldacena)交流,用她的話講,那兩個小時的交流,抵得上自己一年的苦思冥想。2019年10月,她到斯德哥爾摩大學做一期博士后,諾貝爾物理學獲得者詹姆斯·皮布爾斯來做分享,她又得以近距離接觸“教科書中的人物”。
2020年周思益與野海俊文、竹內(nèi)啓人、Suro Kim合作了兩年的論文獲得了第十五屆粒子物理學獎?wù)隆碚摿W游锢韺W青年科學家獎,以表彰他們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這個獎的歷任獲獎?wù)吆髞矶汲蔀榱藗ゴ蟮奈锢韺W家。
童年的周思益相信自己可能會是下一個愛因斯坦,但科學對于天才的要求向來是殘酷的,在推進人類對宇宙認知的進程中,真正的天才和其他人之間的層級劃分,更是直觀而殘酷。
周思益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相對平凡。
一年前,周思益看到了曾被稱為“天才神童”的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副研究員袁嵐峰老師的一則視頻。
周思益說:“當時有人在他眼皮底下傳播‘偽科普’,作為活躍的科普專家,《科技袁人》節(jié)目主講人,袁嵐峰老師說,如果我們這些人不出來(做科普),就讓那些人把流量搶了。”
袁嵐峰的嘗試影響了周思益,她希望將科學的魅力介紹給更多人,廓清社會輿論場中的謠言和迷惑,傳播真知。
2021年7月25日,周思益在抖音發(fā)布了第一條短視頻。
她穿著黑白條紋、用素來平穩(wěn)的語氣,向大家“報告”了今年6月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黑洞-中子星的合并,并解釋了這則新聞為什么讓學界如此興奮。
讓科學傳播得更遠更廣
在周思益開設(shè)的“弦論幼兒園”里,她教的問題,有的十分有趣讓人充滿好奇心:“宇宙學的危機要被解除了?”“如何從黑洞身上偷走能量?”“有沒有三體人?”“幼兒園小朋友如何學做頭發(fā)?”
也有的光名字就讓人望而生畏:“小學生如何理解P-V相變?”“幼兒園小朋友如何理解史瓦西黑洞”。更有“度規(guī)”“曲率”“inflation”“AdS/CFT”等高深莫測的專業(yè)名詞。
剛開始,評論區(qū)的許多網(wǎng)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為什么給我推送這個?”“我何德何能可以刷到這樣的視頻?”也有人感嘆:“這真不是我一個堂堂大專生該看的?!?/p>
慢慢的,許多人開始“追更”。
“她講的東西我都不懂,但是我就是想聽?!币晃患彝ブ鲖D說,自己的孩子在上初中,他們都愛看周思益的視頻,“雖然有時聽不懂,但很有興趣?!?/p>
周思益的“幼兒園”變成了求知的課堂。
在一條關(guān)于引力波速度的視頻中,有上百條評論是網(wǎng)友們關(guān)于科學問題的討論:“引力波可以穿過黑洞么?”“引力波也會有衍射現(xiàn)象嗎?”“說說五維空間”。
令周思益意外的是,有人將她講的知識,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做成短視頻傳播。
周思益說:“本來我做短視頻,以為我是小朋友的老師。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小朋友是我的老師”。
因為網(wǎng)友們旺盛的求知欲,周思益作為“幼兒園園長”,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將更多業(yè)界大佬請到了粉絲群中,許多小朋友因此受益。那些對物理有真誠的熱愛,但沒有足夠好教育資源的高中生、初中生,也因此有了與王一、粒粒這樣的學者交流的機會。
周思益相信,短視頻平臺受眾基數(shù)遠大于傳統(tǒng)知識問答群體,會讓科學家的思想傳播得更廣,吸引更多的下一代加入到科研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