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謝一可向攀周露
1月25日,下午五點半,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昆明通信段傳輸數據維護中心職工張悅提前出現在位于昆明局集團內的調度大樓通信機房,這里是云南鐵路傳輸系統(tǒng)的“中樞”。
與同事進行日常工作、故障信息和遺留問題的交接后,張悅開始準備工作。
云南鐵路傳輸系統(tǒng)是承載數十萬條云南鐵路數據傳輸的“高速公路”。如果發(fā)生50毫秒的傳輸誤差,就會導致列車“降速”。這個系統(tǒng)設立在一個近1000平方米猶如一個“大網吧”的機房里,這里整整齊齊擺放著5排60多組黑色金屬柜,與這些設備相連的是40多臺監(jiān)測電腦,大到行車指揮調度和列車運行監(jiān)控,小到一個普通的自動電話,都全靠這些設備進行數據的傳輸和交互,張悅和她的同事,就是這個“大網吧”的“網管”。
“大網吧”的“店長”李貴粉自1998年入路以來一直從事傳輸數據維護工作,她帶領著13名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通信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全年365天24小時不間斷“營業(yè)”,隨時處理出現的各種網絡問題,確保著“大網吧”通信分秒不斷,讓動車時刻安全運行。
值班期間,張悅需要時刻監(jiān)測管內315套高鐵傳輸系統(tǒng)、361套普鐵傳輸系統(tǒng)、125套在用接入網系統(tǒng)、352套數據網系統(tǒng)狀態(tài),確保數十萬條高速傳輸通道在她的“火眼金睛”下高效運轉。
2018年參加工作的她,干活認真細心,技能扎實出眾。晚上六點,白班同事工作結束了,張悅迎來了自己的“主戰(zhàn)場”。
“大家都以為傳輸數據維護中心白天最忙,其實夜晚才是我們的主戰(zhàn)場,由于動車運輸大多在白天,很多通信倒換試驗都只能在凌晨進行,從晚上干到天亮是家常便飯。”張悅在網管監(jiān)測電腦前邊點擊鼠標瀏覽數據邊說。
21時05分,張悅拿起巡視本和記錄筆進入機房,開始第3次的整點巡視。她經常調侃自己是“老中醫(yī)”,天天通過“望聞問切”對通信設備進行“把脈問診”?!巴本褪怯^察機柜指示燈和面板外觀有無異常,“聞”就是檢查設備是否因為運行溫度過高導致異響異味;“問”就是仔細查看網管監(jiān)控軟件,排除電路告警;“切”就是對設備進行性能測試,2M電路重點看誤碼率,光通道看光衰值,以太網通道看速率和延遲。
23時10分,張悅又馬不停蹄地準備今晚天窗需要的工具。凌晨0時30分至3時30分的天窗點,張悅要配合昆明東通信站進行MD3400主控板切換實驗。天窗下達后,張悅細心地和現場人員再次核對天窗作業(yè)內容、流程,確認無誤后才開始進行通道切換、主備板連通性測試。
3時30分,結束了緊張的天窗,張悅又開始一絲不茍地進行第9次網管巡視?!拔覀冞@里不是普通的小機房,很多設備都是核心主設備,出了一點問題都可能導致一整條鐵路線上的設備癱瘓,直接危及行車安全,巡檢多費點心,我心里才踏實。”看似煩瑣的工作,張悅有著自己的理解。
4時15分,張悅打算伏在桌上小憩一下,一陣急促尖銳的告警聲響起,她馬上條件反射般地站了起來,快速走到數據網網管旁查看告警信息。那么多個夜班,張悅早已能熟練分辨各種設備的告警聲?!拔?,云縣通信工區(qū),小灣東數據網AR01上報TMIS端口DOWN告警,初步判斷是端口不良或終端掉電關機所致,請迅速趕往現場處理……”電話里張悅有條不紊地指揮著現場人員進行故障處理。
6時30分,現場設備已恢復正常運行,張悅在電腦旁一邊觀察網管告警,一邊認真填寫起交班記錄。這樣忙碌又充實的夜晚在這個“大網吧”里屢見不鮮。
“雖然看不見飛馳的列車、聽不見機車的長鳴,但我們的工作卻與鐵路線上奔馳的動車安全息息相關,容不得我們出一點差錯,需要我們堅守好崗位,全力確保春運安全暢通。”說起自己的工作張悅滿臉自豪。
(圖片由向攀、周露、謝一可拍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