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了不起男孩的100個細節(jié)》一書中說:“與養(yǎng)育女孩相比,養(yǎng)育男孩帶給父母的挑戰(zhàn)要大得多”。他們天生愛玩愛鬧,一不小心就會摔碰受傷;他們時常不按常理出牌,搞怪搗亂不受控制;他們看似粗枝大葉,其實內心也很敏感細膩;他們不擅長交流,總讓爸媽猜不透他們想啥……這些都是男孩身上一些普遍特征,有男孩的家庭一定深有體會。
今天,我們從語言教育上來聊聊——養(yǎng)兒子,千萬不能對他說的幾句話:
1“男子漢,不許哭”
類似的話還有“你還像不像個男孩了,動不動就……”、“你怎么跟個女孩一樣?”……在傳統的觀念里,男性是力量的象征,要堅強勇敢,有戰(zhàn)斗力。如果他愛哭、喜歡洋娃娃或者膽子小,就會被認為沒有男子氣概。
之前英國喬治小王子的課表在美國一檔節(jié)目中公開,在說到喬治熱衷于上芭蕾舞課的時候,女主持人Spenser大概是覺得這個愛好太“女性化”,當場和觀眾一起調侃嘲笑了起來。Spenser的舉動引發(fā)了大批網友的抗議,許多舞者站出來發(fā)聲:男女皆有追求自己愛好的自由。用性別偏見的眼光去嘲笑別人,暴露的是自己的無知。
男生也可以跳舞,也可以哭,不能因為這些偏見就否定他,挖苦他。相反,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去拼搏和努力,難道不是“男子漢”的擔當?對于男孩,我們要給他樹立正確的性別觀,鼓勵他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強行塞“硬漢”劇本。給到孩子足夠的尊重和自由,在這件事上父母越開明,孩子的未來越有自信和底氣。
2“你看XX多棒,再看看你”
有時候,我們總以為男孩需要敲打一下,拿他跟別人比一比,才能激發(fā)他的好勝心。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經常把孩子和外人比較,會導致諸多問題:因為比較,孩子容易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怎么都不如別人;因為比較,孩子盲目模仿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因為比較,孩子容易生嫉妒心,無法和別人合作共贏……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不要隨便拿他們和別人比較。很喜歡林清玄的一段話:“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種植物一樣,山坡地種竹筍、香蕉,沙地種西瓜和哈密瓜,爛泥巴里種芋頭。”孩子未來的人生如何,關鍵在于培育他的那份土壤,也就是家庭、社會賦予他教育的基礎。每個孩子都有值得欣賞的閃光點,父母要做的,是讓他在適合自己的土壤中慢慢長大。3“我就知道你又在搗蛋……”
“搗蛋”是男孩的一個特征,但也會成為偏見。有時候,我們不分情況就批評,還可能誤解孩子。泰國有一個很感人的公益廣告,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滿身臟污的小朋友,放學走向媽媽。看到孩子臟兮兮的,媽媽們很吃驚,紛紛做好發(fā)火的準備。這時候,墻上的屏幕突然開始播放,原來這些孩子是因為遇到一位園丁爺爺,在惡劣環(huán)境中勇敢地幫他搬東西,才沾上淤泥的。知道原委后,媽媽們一邊為自己剛開始的生氣愧疚,一邊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還給了孩子溫暖的夸贊和鼓勵。視頻結尾的句子讓人印象深刻:“比起教育孩子,洗去身上的淤泥要容易得多。”
身上的淤泥容易洗干凈,但是教育孩子卻并沒有那么容易。“搗蛋”孩子也有一顆敏感的心,也許他只是渴望得到大人的關注,或許跟視頻中一樣,另有內情。不分青紅皂白就責怪,只會傷害孩子那顆脆弱的心。面對兒子的“搗蛋”時刻,我們要足夠包容有耐心,做孩子最好的傾聽天使。
4“瞧瞧你,跟你爹一個樣”
夫妻間的矛盾,有時候會“誤傷”孩子。這句脫口而出的抱怨很常見,但你知道這對孩子傷害多深嗎?有位男性朋友說,在他小時候,父母關系不和,經常冷戰(zhàn),他就成了媽媽情緒的垃圾桶。他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生怕惹媽媽生氣,但媽媽還是會經常說:“你就跟你爸一樣沒良心”、“你跟你爸都是一路人”……朋友知道媽媽也不容易,他一邊忍耐,照顧著母親的情緒,一邊勉強調節(jié)自己。事實是,直到今天他仍沒有釋懷,和媽媽的關系不冷不淡,從不敢和家人說真心話。
家庭中最忌諱的,就是在孩子面前給伴侶潑臟水,把對另一半的情緒折射到孩子身上。反之,我們要多在孩子面前夸獎另一半,換成“你和你爸一樣有趣”、“你和你爸一樣有責任心”,也許結局就會截然不同。
5“我真后悔生了你”
有人說:養(yǎng)姑娘是來報恩的,養(yǎng)兒子是來報仇的。當兒子調皮起來,不少媽媽可能會吐槽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或者換個貼心小棉襖。吐槽歸吐槽,可千萬不能在兒子面前說“后悔生你”,“生你不如生姑娘”這樣的話。
醫(yī)學研究表明:男孩的大腦額葉比女孩發(fā)展慢,這意味著他們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會更激烈;小時候男孩的大腦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時候更容易緊張,他們也需要媽媽更多的安撫和關愛。“后悔生你”就等于否定孩子生存的價值,對小孩來說就是毀滅性的,他甚至會覺得自己的出生只是一個錯誤,連最親的人的愛也不配得到。如果換作孩子對我們說“我不要你做我的媽媽”、“你為什么要生我”,我們一定會大受打擊,痛心不已。“后悔生你” 這句話的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6“聽我的,我都是為你好”
這也是中國式的父母最常對孩子說的話,一句“為你好”綁/架了孩子所有的自由。過分對男孩用“為你好”去干涉,很容易養(yǎng)成“巨嬰男”、“媽寶男”?!肚c千尋》里湯婆婆的寶寶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巨嬰。
湯婆婆對他可以說是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他。甚至還專門為寶寶準備了“無菌”房,不讓寶寶與外界接觸。她一廂情愿的“愛”,不僅讓寶寶變得肥胖、行動不便,性格還暴躁、以自我為中心。最終,湯婆婆的寶寶脫離媽媽,跟隨千尋一起去冒險,漸漸地變得善良獨立,成長了起來。如果他一直活在在媽媽的包圍中,那么他永遠不會成長。每一個“媽寶男”的背后,都有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溺愛他、控制他的父母。
成為合格的父母,從好好說話開始,請給兒子多一份的溫柔和耐心。養(yǎng)育是一場生命的修行,育兒路上,父母與孩子彼此成就而已?!拘〔皆诩以缃獭?/p>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